在我们的印象中,机器人都是一些头脑发达、四肢简单的家伙,它可以立刻念出小数点后一万位的圆周率数值,也 可以在1秒钟内计算出两个十位数的乘积,但是这样的机器人也存在漏洞,走起路来却不是那么地自如。
但是经过技术人员对机器人的不断改进,发明了很多可以克服这个漏洞的机器人人,比如:
我国上海交通大学研制出了智能轮椅机器人,它已成为上海世界博览会上最贴心的“世博志愿者”。智能轮椅机器人可以自动完成构建环境地图、路径规划、躲避途中障碍、准确到达目的地的任务。
在轮椅机器人构建地图时,它能通过分析环境中各个物体的空间位置,确定哪里是可行空间,哪里是不可行空间,然后,它就会通 过程序自动计算,到达某个目的地有多少条可达路径,并从距离和安全性上做出比较、判断,选择一条最优路径。看吧,机器人都会抄近路了。
轮椅机器人最大的本领是“人机合一”,坐在轮椅机器人上的人不仅可以用语言、手势指导机器人到达目的地,甚 至还可以用脑电波来指挥机器人!通过戴在头上的可以采集脑电波的“头盔”,人就和机器人的操作系统连接了起来。
想了解更多关于人工智能或智能语音系统信息,可访问http://www.youlanai.com或关注“幽澜智能AI”,直接与机器人进行交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