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语音交互的技术的应用场景
目前,商用的智能语音交互以语音唤醒+服务响应为主,部分产品支持多轮对话,基本实现了5米远场识别、连续语音和命令词识别、上下文语义理解等关键技术。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移动终端、智慧家居、车载语音系统、其他行业解决方案等。
1.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
2011年,苹果最早推出了搭载Siri的智能手机。随着微软、谷歌、亚马逊等公司的入局,手机、平板、笔记本电脑、手表等可穿戴设备普遍内置了智能语音助手。除了设定闹钟、查询天气等官方开发的技能外,语音助手已兼容第三方应用,如用Siri口述发送微信等。
但手机端语音助手在使用习惯上面临两大质疑:
第一,大量应用以触摸屏视觉交互为设计基础。语音交互的信息量有限,难以实现复杂操作;
第二,语音交互最大的限制是公共场景中的隐私问题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有3%的用户会在公开场合用语音对手机发号施令。
因此,语音交互在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上主要起到辅助作用,用户教育尚需时间。
2.智慧家居
事实证明,语音助手在私密场景中的使用率更高,其理想应用场景是“家>私家车>路上>工作”。家居场景中,智能电视、智能冰箱甚至智能镜子等设备都可搭载语音助手,实现语音控制,串联起从厨房、客厅到起居室、卫生间的智慧家居物联网。
因为传统家电硬件的语音交互改造成本较高,入局的互联网企业普遍推出家用智能音箱作为核心硬件,试图将这一全新品类打造成家居场景的语音控制枢纽。
3.车载语音控制系统
随着语音识别、自然语音理解等技术的发展,在车内场景中通过语音交互控制车载导航、娱乐、空调等系统成为可能。语音控制系统将驾驶者的注意力从屏幕和按钮中解放出来,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行车安全性。由于车内场景具有一定的私密性,这种交互方式自然容易被接受。
百度语音为特斯拉提供中文解决方案,阿里云和上汽合作研发车载操作系统,科大讯飞推出飞鱼语音助理,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巨头已通过语音交互技术切入车联网的竞争中。
4.其他行业解决方案
除此之外,语音识别、自然语言理解、语音合成等底层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很强的应用潜力。在消费、金融、教育、医疗等领域提供智能客服、语音转录、机器翻译、机器配音等诸多解决方案。
想了解更多关于人工智能的相关信息,可访问http://www.youlanai.com或关注“幽澜智能AI”微信公众号,可直接进行智能机器人的服务体验。